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锐勇双全 高级水手
注册时间: 2006-03-13 帖子: 134 来自: 湘潭(蓝球队队长)
|
第 1 楼 发表于: 2006-06-23 11:19:55 发表主题: 不得了,三一这么牛???? | |
|
三一集团搅局 4亿美元叫买徐工科技
凯雷投资收购徐工科技(000425)至今未获管理层批复,而三一集团则在此时杀出搅局。昨日三一重工(600031)执行总裁向文波向记者表示,三一集团有意出资4亿美元收购徐工科技,并且已经在制定相应计划。
昨日,向文波表示,“鉴于徐工科技的价格被严重低估,三一集团将在此前提出的3亿美元收购价的基础上,再提高1亿美元收购徐工科技。”向文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打算在全盘接受凯雷方案的基础上,以高出凯雷30%的价格,也就是3亿美元来收购徐工。据了解,三一集团早就有意参与徐工科技的改制重组,但随后迫于外界压力,三一集团放弃收购徐工科技计划。昨日徐工科技和三一重工股价都逆市上扬。
去年底,凯雷和徐工签订有“对赌协议”,如果徐工机械2006年的经常性EBITDA(指不包括非经常性损益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约定目标,则凯雷徐工的出资购股85%的金额为3.15亿美元,增资额为6000万美元;如果达不到约定目标,则凯雷的购股金额为2.55亿美元,增资额不变。对于为何在此时宣布收购徐工,向文波表示,首先,徐工科技拥有强大品牌优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年收入170亿元的徐工以20亿元出让是严重的低估。其次,徐工科技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而工程机械行业又属国家战略产业。他说,对于国家战略产业的主权意识需要加强。此前徐工科技已向相关部委递交“毒丸计划”,以试图抵制凯雷收购。
( 2006-06-21 14:14: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新闻背景
前不久,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其博客上发表文章称,美国知名投资基金凯雷拟以20亿元收购徐工机械82%的股权不仅是对徐工的贱卖,还可能让中国失去战略产业的主导权。他表示,三一愿意全盘接受凯雷方案,并加价30%甚至更高价钱收购徐工。
此前,凯雷集团已签署协议,将以3.75亿美元购得徐工的控股权,但尚未获得商务部批准。
向文波的博客文章发表后,旋即在业内和资本市场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博客要约”究竟是向文波的个人观点还是三一的企业行为,三一是否有能力收购徐工,是民营资本挑战外资大鳄还是恶意渲染炒作抬高股价,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悬疑一
三一重工以“爱国”的名义搅局?
“我的目的一是阻止外资控股徐工;二是防止徐工被贱卖,至于是否由三一来收购,那是退而次之的问题。”在近日召开的三一股改一周年媒体见面会上,向文波说,自己之所以对凯雷并购徐工不依不饶地持续“炮轰”,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
向文波说,产业的主导权也是国家主权。从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案屡屡失败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中国抱有极强的防范意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向文波认为,徐工所从事的工程建设机械行业,是中国少有的、拥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近几年行业出口强劲增长、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无门就是最好的说明。优势产业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本,如果弱势的不能生存、优势的又被卖掉,中国经济的前途在哪,强国梦靠什么实现?
向文波说:国家对基础性产业应加强保护力度而不是一卖了之。现在国外的工程机械巨头如卡特彼勒等在中国大肆收购,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企业太便宜了。外资以极低的成本控制中国龙头企业后,最后的结局就是民族工业失去话语权。
“我并不反对与外资合作,不反对外资参与企业改制,而是反对外资控制。”向文波进一步说。
此外,向文波认为凯雷以3.75亿美元取得徐工控制权不仅是贱卖,而是“大甩卖”。
“以徐工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品牌优势,其价值最少也在40亿元以上,这是最低估计。”向文波称。
■悬疑二
反对并购,三一是担心被吞?
在“博客风波”之后,徐工集团一名发言人曾质疑三一是否有能力收购徐工,而有媒体报道说,三一收购徐工完全是蛇吞象,向文波“搅局”的目的是出于对徐工改制后有可能吞并三一的恐慌。对此,向文波解释说,三一没有必要感到恐慌。
向文波说,“事实上,与徐工相比,同城的中联重科才是三一更直接的竞争对手。”
对于“蛇吞象”的说法,向文波认为,三一与徐工规模的差异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大,徐工两大主业的对外销售额在70亿元左右;而三一集团的销售规模在60亿元左右。大家看到的只是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其销售额只占集团销售额的大约50%。
其次,看企业的实力主要看企业的赢利能力,而不是经营规模。这方面,两家就不可比了,徐工去年是亏损1.2亿元,而三一赢利3亿多元。成长性方面三一更强,徐工是一个拥有60年历史的老企业,并且徐工集团规模的增长是政府行为形成的。而三一从零起步,十多年发展成这个规模,靠的完全是自主发展,应该说更具成长性。
“即使是蛇吞象,在资本市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向文波说。
■悬疑三
徐工曾拒绝与三一合作?
向文波说:“三一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想参与徐工改制的强烈愿望,董事长梁稳根和我曾专程前往徐州,拜访徐工管理层和当地政府负责人,但非常遗憾的是,三一等国内同行被明确排除在合作之外。”
“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我们从来没有排斥过民企参与徐工改制。”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说,“真实情况是,三一公司在2003年的首轮遴选中即遭淘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报价实在太低,而选择凯雷则是两年来优胜劣汰的结果。”
徐工出示的档案资料显示,三一公司在2003年10月递交的参与徐工改制的方案是:三一将支付8亿-10亿元。“三一想拿这个报价来取得控股权,这在当时首轮接洽的国内外三十余家企业中,是倒数第一、二位的报价。”王岩松说。
“市委、市政府对徐工的改制、并购极为审慎。”据徐州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主任洪涛介绍,为徐工选择改制、并购伙伴经历了三个阶段:“当时民营企业德隆集团报价20亿元控股徐工,但我们经过严密的调查、论证,最终否决了报价最高的民企德隆。至2004年6月,我们通过正式竞标,又在产业投资者卡特彼勒与财务投资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徐工:并购符合国家利益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权威人士在回复国家有关部委的咨询时说,“徐工机械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压路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属通用机械工业,而非‘重大装备制造业’,而后者才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真正要对外资并购有所限制的行业。”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则表示“对外资并购有可能引发的行业损害做了全面防范”,他介绍说,徐工此次并购中至少设立了三道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是改变了引资对象。与此前所有并购我龙头企业的外资公司不同,美国凯雷是财务投资者,而非产业投资者,这种重大变化显然未在讨论中引起重视。财务投资者与产业投资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战略目标不是在工程机械行业做成垄断之势,而是迅速做大、做强它并购的企业,然后拿到国际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或股权转让赚钱。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它对目标并购企业的期望和操作,与国家、地方和行业对企业的要求较为一致。
第二道防火墙是通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与凯雷签订了严密的限制性条款,使凯雷无法在未来向境外产业投资者直接或间接地出售合资公司股权。“按照这种条款设定,推动徐工到海外上市几乎已成为凯雷退出的唯一路径了。”王岩松说。
第三道防火墙则是“毒丸计划”。即当凯雷以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方式退出合资公司时,如果任何与合资公司构成竞争的潜在投资者,以任何形式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或可能超过15%时,上市公司“自动”启动“毒丸”计划:向除潜在控制人之外的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以人民币一分钱或等值外币的价格按该股东届时实际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数增发上市公司新股,以实质性地增加潜在控制人获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需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量及需支付的对价,从而使潜在产业竞争者在实际上无法实施收购。
■众说
“徐工案”是不是“经济问题政治化”?
徐工并购案所引起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讨论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经济学家张军认为,徐工所处的工程机械业不是战略性行业,不要随意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经济安全不能滥用。目前中国经济还很脆弱,中国现在不是外资多的问题。凯雷并购徐工,肯定跟安全扯不上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隋永滨则表示,外资并购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伤筋动骨”目前还只是局部情况,但任其发展的趋势却很可怕。外资汹涌而至,已经带来了负面效果,那就是行业失去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应该态度鲜明、理直气壮的设定限制。
“市场准入监管与市场垄断监管是不同的,准入与否取决于外资的特性,而垄断与否则是基于市场竞争。”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说,“在目前还要对外资扩大开放金融、电信等重要领域的情况下,无疑不能把已经开放的工程机械、日化、啤酒、商业零售等行业重新控制起来。”
虽然徐工并购案会否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目前暂无定论,但是该案引发广泛讨论的价值在于,它使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公共话题。“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外资并购审核机制,这在欧美早已很完善。”深圳大学金融系主任国世平教授说,“我们也应当建立‘平时不起作用,但如达到触发条件,就会自动运行’机制,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构建规范的外部环境。”
(本组撰稿:记者周国洪 谭剑 丁文杰)综合新华社专电 _________________ 双双坨以真诚的待人之道,希望和大家一起在这个喧扰的都市,寻找你我的快乐之泉!别等闲,一起加入进来吧...... |
|
返回页首 |
|
 |
Robot
|
|
返回页首 |
|
 |
采菊东篱下 二副
注册时间: 2004-11-04 帖子: 220
|
第 2 楼 发表于: 2006-06-23 15:36:50 发表主题: | |
|
我一朋友原在三一重工(长沙),他说三一实行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很苦的,只有休息日才能出厂,不自由,谈恋爱都没时间, 待遇并没多大竞争力,后来跳到一韩国厂了.
这个新闻有点象炒作. |
|
返回页首 |
|
 |
可子 二副
注册时间: 2005-12-23 帖子: 320
|
第 3 楼 发表于: 2006-06-24 09:37:26 发表主题: | |
|
三一?做好事咯,上网发表什么一点点言论就查到是哪个发的,再找个借口让你走人,管理太不人性化了。 |
|
返回页首 |
|
 |
|